一是選石。風景石質統一,自然之山,石質必然統一,而藝術之法則,其首條便是“變化與統一”。石質統一,造型變化,符合藝術規律。
二是造型。所謂假山其實不假,其氣質甚至勝出真山。人說“風景如畫”,意謂畫之景可以取舍,勝於風景,其理一樣。
三是險峻。真山之美,一在巍峨雄健,二在險峻挺拔。假山雖小,但其姿態氣質不亞於真山之雄偉和奇險。要做到險峻之勢,有一個辦法是其下部宜小不宜大,宜空透不宜閉實。
四是意境。山之意境有不同的類別。人常言泰山以雄著稱,黃山以奇著稱,華山險,峨眉秀,廬山迷,審美特征不同。
堆疊造型,有傳統的“山石張”十大手法:安、接、跨、懸、鬥、卡、連、垂、劍、拚。太湖石假山,更注重的是崇尚自然,樸實無華,要求是整體效果,而不是孤石觀賞。整體造型,既要符合自然規律,在情理之中又要高度概括提升,在意料之外。
風景石是天然之物,有自然的紋理、輪廓、造型,質地又純淨,樸實無華,因此風景石是自然環境與建築空間的一種過渡,一種中間體。"無園不石",但隻能作局部景點點綴、提示、寄托、補充。切勿濫施,導致造價昂升,失去造園生態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