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國慶節馬上就到啦,很多小夥伴們都喜歡外出走走,在公園、庭院、廣場等好多地方都能見到太湖石假山的身影,你們知道太湖石假山的各種造型是怎麽做到的嗎?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啊~
(1)峰
一般太湖石假山多以疊石來表現山峰的挺拔險峻之勢,山峰有主次之分,主峰居於顯著的位置,次峰無論在高度、體積或姿態等方麵均次於主峰。峰石可由單塊石塊形成,也可多塊疊掇而成。
(2)崖、岩
疊山而理岩崖,為的是體現陡險峭撥之美,詩詞石刻為絕壁增添了錦繡,為環境增添了詩情。
(3)洞府
洞,深邃幽暗,具有神秘感或奇異感。岩洞在園林中不僅可以吸引遊人探奇、尋幽,還可以打破空間的閉鎖,產生虛實變化,豐富園林景色,增加遊覽情趣,擴大遊覽空間。
對采光口的位置、大小、朝向、形狀、間距等均要精心考慮,創造一種神仙洞府的氣氛。
精湛的疊山技藝、創造了多種山洞形式結構,有單洞和複洞之分;有水平洞、爬山洞之分;有單層洞、多層洞之分;有岸洞、水洞之分等等。
(4)穀:
山穀的創作,使山勢宛轉曲折,峰回路轉,更加引人入勝。大多數的穀,兩崖夾峙,中間是山道或流水,人在圍穀中、四麵山景各不相同。
凡規模較大的太湖石假山,不僅從外部看具有咫尺山林的野趣,而且內部也是穀洞相連。
(5)山坡、石磯
山坡是指太湖石假山與陸地或水體相接的地帶,具平坦曠遠之美。太湖石假山的山坡一般與芳草相組合,山石大小錯落,呈出入起伏的形狀。
石磯一般指水邊突出的平緩的岩石。多數與水池相結合的太湖石假山都有石磯,使崖壁自然過渡到水麵,給人以親和感。
(6)山道:登山之路稱山道。山道是山體的一部分,隨穀而曲折,隨崖而高下,雖刻意而為,卻與崖壁、山穀融為一體,創造太湖石假山可遊、可居之意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