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湖石有“瘦、皺、漏、透”的奇美特點,太湖石假山是以太湖石為原料,采用混凝土有色砂漿,人工堆砌、粘接而成的假山,太湖石假山具有形態千姿百態、曲折圓潤、千孔百竅、剔透玲瓏等特色。
太湖石假山是皇家園林布景的常見形式,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結果,它是人工把自然物做成的玲瓏剔透,奇形怪狀的假山,可以美化環境,其實太湖石假山從唐朝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是古代園林造景最常見的形式,至今有一千餘年的曆史,現在仍然可以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。但是太湖石假山從放線到拉底的施工過程,恐怕很少有人知道,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麵的內容。
根據設計圖紙位置與太湖石假山的形狀,還要根據太湖石假山的重心位置,在園林的地麵上選取最佳位置,讓專業的技工把太湖石假山擺放平穩,按照空間的大小,一定程度上修理其大小和長寬。大概步驟如下:
1、挖槽,根據基礎的深度與大小挖槽,挖槽的範圍與深度需要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。
2、基礎施工,掇山先有成局在胸,才有確定假山基礎的位置、外形和深淺。否則,假山基礎既起出地麵之上,再想改變假山的總體輪廓,或要增加很多高度或很遠的困難了,因為假山的重心不可能超過基礎之外。
3、拉底是指再基礎上鋪置最底層的自然山石。拉底是疊山之本,因為假山空間的變化都立足於這一層。拉底要選用有足夠強度、頑夯的大石。而且底石的材料要求塊大、堅實、耐壓,不允許用風化過度的山石拉底。
一石一座的構思,自然天成的原料,使太湖石假山成為建造園林,美化生態,點綴環境很好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