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湖石假山是以太湖石(又名窟窿石、假山石,因最早發現於江蘇、浙江之間的太湖地區而得名,由石灰岩遭到長時間侵蝕後慢慢形成的)為原料,采用混凝土有色砂漿,人工堆砌、粘接而成的假山。太湖石假山是古代園林造景最常見假山小品,在唐朝得到廣泛應用,至今有一千餘年的曆史。
太湖石假山有白色的,青黑色,還有黃色,體現了“瘦、皺、漏、透”之美,經過大自然的精心雕琢,形成千姿百態的造型,適合用於布置學校、公園、園林、景點庭院等。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太湖石假山在設計方麵要注意的內容,即前期的設計理念。
一、太湖石假山平麵設計
1、麵輪廓線應設計成運轉自然曲線形狀,千萬不要劃直線條。
2、假山底腳線應突出其凹凸不平的曲線,並且要與接近景池水邊坡度結合,才不會呆板。
3、假山基底(基礎)十分重要,基底麵積一定要控製。要保證基礎安全和穩定,能承載整座假石山的重量。
4、在平麵設計時,首先要標注出水平控製尺寸,特別是在凹凸不平的點和轉折點的地方,要注意尺寸的比例。
二、太湖石假石山的立麵設計
1、假山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方向、高度、氣勢、立體 感等。
2、要考慮到假山的高度要與其它園林建築,周圍景觀物的合理比例關係。
3、要注意塑石假山立麵高度比例要顯示出高低錯落,主副景分明,曲線向上的變化。
4、注意假山的收頂、頂峰與副峰的比例,一定要合理。
三、太湖石假山的剖麵圖設計
1、假山的剖麵設計,主要是反映出塑石假山的內部結構。所謂內部結構,是指鋼筋結構。一定要標明鋼筋、鋼絲網型號規格、內籠結構圖樣如何。
2、假山封展麵(外部麵)的水泥規格標號、砂石標號都要標示清楚。
3、假山內部所填的材料也要標明清楚 (例如: 紅磚、紅泥、石渣等)。
四、假山效果圖
根據假山的平麵圖、立麵圖、剖麵圖還要設計出效果圖。因為效果圖十分重要,它是提供給業主(使用單位)一個完整充實、完美立體藝術感覺。所以,一定要將效果圖繪製好,給使用 單位作為印象審圖之用。